大英帝國內의 本國과 自治領土의 代表가 몇 년마다 開催하는 會議.
19世紀末, 帝國主義의 發展과 함께 英國은 帝國內의 經濟的, 軍事的紐帶를 强化해야 하는 任務를 맡았습니다. 1887年, 植民地代表들이 빅토리아女王의 卽位50周年을 祝賀하기 爲해 런던에 모였고, 本國政府가 開催한 第一次의 植民地會議가 그 前身이었습니다. 自由로운 討論을 통한 相互理解를 爲해 決議案은 法的拘束力이 없다는 原則이 여기에 確立되어 있습니다. 第二次(1897年, 1902年, 1907年)부터는 直接統制하는 植民地와 保護領은 排除되고 自治領만 構成되었다.
1907年에는 帝國會議로 改名되었다. 構成國家는 加奈陀, 濠洲, 南阿聯邦, 新西蘭 및 뉴펀들랜드입니다. 1911年第1次帝國議會以後, 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帝國戰爭委員會(1917年)가 召集되어 帝國戰爭內閣이 構成되었다.
戰爭이 끝난 後 1921年에는 印度가, 1923年에는 愛蘭自由國이 加入했다. 1926年, 自治領의 地位上昇을 反映하듯, 構成國家들은 國王에 對한 忠誠心으로 自由롭게 團結된 自治社會이며, 서로 同等하고 獨立的인 自治權을 갖는다고 宣言했다[1]. 1930年에는 大恐慌에 對한 對策이 論議되었고, 1932年오타와帝國經濟會議가 條約을 繼承하여 "帝國特惠關稅制度에基礎한貿易協定"[2]成立되어 帝國經濟블록을 形成했습니다. 1937年, 國際情勢의 惡化에 直面하여 軍事協力問題를 論議한 後, 1944年帝國會議는 보다 非公式的인 聯邦首相로 代替되었다.